E董是成功的企業家,公司經營研發大型機電設備。每次與他小聚,總想把握機會,與他多聊。不限TOPIC,希望都得到他經商與實務的智慧。這次參訪L董的觀光工廠,在L董的花園溫室中,聊到以下,收穫甚多。
 
Q:對這次大停電的看法?
A: 要建立私人儲備。不同於UPS完全switch的概念,而是電池與市電並存。推行這個現在時機應該已經成熟,不是電池成本下降,而是要推行綠電不得不為之,往後此類跳電會更頻繁。電力備載只高5%,確實不夠.國家應該盡快普及智慧電表,制定個別離峰尖峰時間。要落實時間電價,在尖峰時,蓄電池的電與市電並用,在離峰時蓄電到電池。目前自己公司已經開始導入此設備。(而這個設備也是目前E董外銷澳洲的主力商品。)
 
My thoughts: 類似buffer的概念。可均衡電的用量與電廠發電效率。
 
Q: 這次停電是否暴露電網脆弱問題?
A: 電力備載只高5%,確實不夠.不全是電網建設問題。台灣地小,電網本應該是集中式管裡沒有錯。
 
A:做智慧電表,才能將正確資料反饋回電廠,統計離峰尖峰費用。現今人工手抄錶,根本無法判定該筆用電是哪個時段所用。白天晚上用電,根本沒有差別,所收的電費不會比較少。
所謂時間電價,就是個人或是企業,用電最多的時間,應該收費最貴。用電最少時間,收費最便宜。之後,再導入電池。可惜現今台灣政府,根本不願意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。立根風力發電塔,人民有感,做智慧電表,人民不知道效益在哪。
 
A: 台灣政府幕僚並非不知道哪些該做或是哪些不做,更別提電費漲價,一漲,政府即刻遭到反彈。2020年現階段要全面綠電,是不切實際的幻想。整個西海岸所有土地,都得遍佈太陽能板,而且要確保終年沒有烏雲。風力發電機,一台造價,跟二十年發電的產值相比,也不能回收。
 
Q:就像我之前問過,是否可以在自家用太陽能板發電儲電?但您說划不來?
A:對,因為台灣電費太便宜。目前綠電發電廠,每度收購成本,均高於賣出售價,這樣爽到電廠,瘦了政府,人民也無感,因為一直享有便宜電費。事實上,既然是綠電,就應該賣貴。但電就是電,怎麼判斷什麼時候要賣貴或是便宜?就是要從前面提的智慧電表著手。像澳洲,導入綠電,電費大漲,因此人民便開始知道要意識到如何省電,開始架設個人電池,太陽能板。
 
A:目前有協助,規劃養殖戶所產生的沼氣類似渦輪增壓壓縮後,推動micro turbine,產生電力,變壓後導入市電。
 
綠電的Solution都有,但是因為政府為了符合民意,很多事情能做不敢做,阻礙產業。每任只有四年,即便不貪,也只能做表面。事實上,政府不該也不用與民爭利。政府的職責在於訂定規則,其他全部開放讓業者與使用者角力。簡單比喻像是開賭場,政府訂規則,作東,讓賭客們對賭。兩邊抽傭即可。許多基礎建設,都應該可以開放。
My thoughts: 早期電信郵政沒有開放,現在電信開放後,中華電信效率變好了。郵政也受到物流業衝擊,逐漸調整經營效率。
 
A: 台灣政治,並非一無可取。有自由民主,伴隨而來是政府效率降低,台灣百年來少有自己能當家做主的經驗。像日本是自明治維新已近百年,菁英領導知道國家該如何規劃。雖然目前遭遇不景氣,但想像原本要從90分進步到92分本來就很難,與大陸相比,一下子從20分進步到80分我們覺得他進步飛快,但從90分進步到92分要耗費多少精力,92到95要與之前相比花費數倍,95到98幾乎是不可能的完美。台灣人因為有民主自由初嘗當家滋味,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做。以前都是聽上面意思,現在自己做到最大位,卻不知道該做甚麼。這也是需要時間。
 
Q: 台灣應該可以導入TESLA的power wall
A: TESLA其實成功不在於產品,在於美國的英雄主義。ELON MUSK是鋒頭上的人物,產品本身並不特別突出,但他給予希望,眾人覺得他所做的都能成功。電動車技術,BENZ豐田都可以做,為何不敢?想想它們是一年要出數千萬台車的車廠,與TESLA一年只做幾萬台的SCALE是完全不同。他能承擔的危機風險比較高,相對豐田BENZ比較不敢。
 
Q: 我覺得美國成功的企業家,都有HOBBY,而台灣企業家,好像比較不懂生活。可是我覺得不然,像L董,我們現在所在他的工廠,有最新的魚菜共生技術展示,有太陽能,負壓式的綠建築,還有精油提煉,這個工廠就是他的LAB,而他的LAB就是他的HOBBY,E董您也一樣,我記得您的公司,也有自己的LAB。每天研究電學,就是您的HOBBY。
A: 對,我覺得我最大的不同是我的興趣是愛看書,而且是與我相關聯的電學的書。每次去大陸,都要扛回近百本專業書籍,因為我英文不好,簡體字翻譯速度快,國外新出的書,大陸很快會翻譯出版。我看完新的專業技術,收起來,哪天與客戶談到,就想到那些可以應用,再把書翻出來看。
 
Q: 所以每次都是新的PROJECT。
A: 對,我所做的,都是新的應用,之前沒有人做過。但不是我多厲害會發明,技術本來就有,但有技術沒有應用。我把新的技術應用起來,就做出沒有人做過的專案。所以我的公司跟你不一樣,你的公司產業就是放在行銷,每次總想能多賣幾千幾萬PCS已有的產品,我的公司做的東西不是量,而是與客戶共同商討新的解決方案。
 
我覺得我這邊的RD流動率低,因為一般科技公司RD,甫畢業後進入,學習80%實際提供產值20%,一兩年後學習50%實際提供產值50%,若干年後學習剩10%實際提供產值90%,做的是反覆的RD,因此除了金錢外沒有成就感。在我這,每次都有新的學習與挑戰。而且,不會coding的RD,基本上無法升任project manager。公司的新RD,都要接受公司內部的coding培訓,coding之前,要會先紙本寫SR...(我想應該是SA要做的),要input甚麼,產出甚麼,程式的格式,需求,變數,常數,定義等等,都要統一。這樣後續的code才有延續性,才能被maintain 才能被模組化。我以前coding 是自學,走了很多冤枉路,不知道原來要模組化,物件化。
 
L董走來加入聊天,聊起他生產的電子保健產品,程式是委外。他有點忿忿不平,說某大B公司,說要做遠端照護,要一起合作,結果要了他的電子保健產品內部source code,合作就沒下文。覺得這些北部大廠真@#$#。E董說,它的晶片,一定都用公司內部的complier 加密,即便是他人逆向工程,也無法破解。
之後,E董發揮專業,與L董開始討論他的保健產品如何改善電力部分的設計,降低微量磁場,AC變壓器可以如何改善,可以通過其他電檢較嚴格的國家。也有進一步建議規劃,個人用AED的可能性。
 
覺得E董與L董都是低調謙虛又了不起的企業家實業家,專注技術力,沒有官商背景,白手起家打造自己的億萬公司。
 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
    B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